搜索
国际老年网 网站首页 老有所学 感悟 查看内容

我们骄傲 我们是志愿者 

2012-5-1 09:51| 发布者: 国际老年网| 查看: 3546| 评论: 0

摘要: 本报记者黄颖 见习记者张武明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43周年纪念日,也是第7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近年来,伴随志愿服务的蓬勃开展,我省青年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活跃在全省各地、各行各业— ...

本报记者黄颖 见习记者张武明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43周年纪念日,也是第7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近年来,伴随志愿服务的蓬勃开展,我省青年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活跃在全省各地、各行各业——

在志愿服务的时候,龙丽华满脸灿烂的笑容。本报记者朱文标摄

热情是志愿者熊郭瑞给人的第一印象。

作为气象服务志愿者,龙余良比较专业。

  爱心队伍温暖心灵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是一支富有感召力的队伍,这是一批充满温情和爱心的使者。他们用行动传递着爱心,感动着人群,也温暖着大地的每个角落。

  10年前,伴随江西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青年志愿者行动”如一股春风,吹绿了赣鄱大地,志愿服务队伍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发展迅速。在全省各地以及各行各业,在社区、农村,在抗击非典、全国农运会、九江地震灾区一线,到处都有他们意气风发的身影。他们用行动默默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在奉献中提高,实现人生的价值。

  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1300余个,科技、教育、医疗、消防、气象等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万余支,注册志愿者1万余人,未正式注册但经常性参加服务的志愿者40余万人。

  10多年来,数以百万计的青年志愿者在扶贫开发、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抢险救灾、西部开发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志愿服务,在服务社会、教育青年、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蔡德清 翅膀断了心仍要飞翔

  双腿残疾的蔡德清,是我省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员。去年5月,刚刚从赣南医学院毕业的他毅然放弃签约一家大型医院的机会,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家人、朋友多次苦心劝阻,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海南的土地,来到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卫生院服务。当地生活环境的艰苦,使双腿残疾的蔡德清,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基层医院人手少,医疗、办公设施的简陋,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来海南做志愿者虽然只有短短半年,人累得瘦了一圈,但让蔡德清深深感受到做志愿者的快乐与艰辛:“我虽身有残疾,但我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回报社会对我的关爱。我坚信,西部能把我锤炼成一个更加有益于社会的人!”

  背景:2003年以来,我省共青团和志愿者组织响应团中央的号召,组织招募了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展志愿服务。3年来,全省有684人奔赴新疆、广西、海南及我省部分贫困地区开展志愿服务。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以满腔的热情和丰富的学识,扎根西部,为基层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打响了江西志愿者的品牌,受到各服务省的好评。

  龙余良 险恶天气下的阳光使者

  龙余良是江西青年气象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2003年,我省遭遇百年一遇的旱灾。龙余良和他的志愿者伙伴们通过电视、“12121”、报纸、气象短信等媒体反复宣传气象科普知识。他还经常跑到种粮大户家和厂矿企业,宣传高温干旱带来的影响,讲解应采取的防御对策,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与气象相关的难题。龙余良家在抚州,儿子年幼,而他每年只回一两次家,因为每当工作闲暇,他都要深入到所联系的水库和水电厂等部门跟踪服务。看到自己的气象服务发挥了作用,他心里总是涌起一股幸福的暖流。

  背景:2002年,126名年轻的气象人怀着造福百姓的愿望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团队,全面启动气象志愿者科技服务计划活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发来贺信,称江西实施的青年气象志愿者科技服务计划,是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一项创举。

  杨乐平 十二本献血证闪烁着爱

  谈起无偿献血,而立之年的杨乐平心中满是激动、满是自豪。他家珍藏着十二本红红的献血证,这些证书,样式各异,见证了杨乐平一颗无私的爱心。

  性格开朗的杨乐平是江西抚州人,现是广东增诚特种电力设备公司驻南昌办事处一名普通职工。从1999年12月开始无偿献血,迄今已无偿献血53次,累计无偿献血量4.6万毫升。

  背景: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省无偿献血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支持。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像杨乐平一样加入无偿献血行列。据了解,目前省血液中心临床用血基本来自自愿无偿献血,每年献血人数4万余人次,累计无偿献血1000毫升以上者4200余人,拥有固定无偿献血者7000余人。

  记者手记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团省委宣传部长罗聪明如此阐述了志愿服务者的心声。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也是吸引青年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力所在。在青年志愿者眼里,志愿服务的经历是一个让参与者不断获得人生感悟的极有价值的实践。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与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感悟人生,变得同等重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志愿者的价值坐标中,“助人自助”正在成为当代青年倡导的新理念,成为许多人热衷选择的社会时尚、生活方式甚至生存状态。

  让我们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吧,为我们的人生和社会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声音

  王少玄(团省委副书记):1994年以来,我省青年志愿者行动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时代发展而深化志愿服务的内涵,拓展服务领域,是志愿服务事业与时俱进、永葆活力的需要。今后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在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上下功夫;强化队伍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切实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真正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使志愿服务演化为时代新风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郭杰忠(省社联副主席、博士):开展志愿服务,对塑造人的高尚精神,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践行先进价值观,弘扬先进文化具有积极作用。青年志愿者行动,正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新载体。新时期的志愿者活动,要紧贴时代,更贴近群众的需要,创新形式和途径,让更多的人关心、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在机制、文化等方面提供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庞大的社会体系作支撑,把青年人分散的道德理性和道德热情融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中。

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来源:江西日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国际老年网 ( 京ICP备12015134号-15 )

Powered by Discuz!

回顶部